写这段文字时,我突然想起几年前和朋友聊天的场景。她当时说,我家娃要是真在乡镇读书,她就跟我姓。没想到现在,这话竟成了真。至于她改不改姓我就不知道了,哈哈。
隔壁家的孩子,幼儿园时和我家娃同班。每到周末一起写作业,他都完全跟不上,读也读不好、写也写不对。后来他爸妈把他送到市区姑妈家读书,前几天他回来,我们明显感觉到他进步特别大,能完整读完试卷上的所有题目,就算是没有拼音标注的字也能读出来。
反观自家娃,现在还得靠拼音辅助才能完整读题。我翻了他的语文书才发现,很多生字确实是后期课程才学的,看来这些超前认识的字,基本都得靠课外自己学、自己记。以前我总觉得在哪儿上学都一样,现在终于懂了,为什么大家宁愿折腾,也要把孩子送到县城或市区 ,乡镇的教育资源,确实差了太多。
其实我娃户口所在的社区,现在读书、生活费全免,就是为了留住孩子。我们乡镇有三个社区,其中一个社区的小学今年已经闭校停招,另一个即便生活费免除,去的学生也很少。
昨晚我跟老婆商量好了,三年级前一定要把娃送到县城或市区上学,买学区房的计划也得提上日程。但这就意味着,我们俩得有一个人放弃现在的生意,家庭收入肯定会大幅减少。
另外,有个邻居家小孩爸妈也在市区买了房,现在正在装修。前几天他妈妈来我家坐,还聊到这事,说明年应该能把孩子转去市区读书。看着大家都在为孩子的教育铺路,我们也得赶紧加把劲了。
评论 (评论须知)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现在都在卷,做父母太难了
是呀,隔壁家去市区读书回来震撼到我了。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该焦虑的事情,这话真不假。我现在的心态还是娃在哪上学都一样,但可能等我有娃了之后对待教育的心态就会转变了吧。
真理,确实是这样的,这就是中国的居安思危心思吧
小孩到亲戚家住住或者借读就懂事很多,
俺家两宝,对二宝投入时间多,学习还差,大宝完全自主学习,不用管成绩稳定前列。可能 天天骂二宝,大宝也心领神会了。哈哈
因材施教真难,和学校关系真不大感觉。
嗯,确实有可能会这样。有些小孩就是天生学习料,一点即通。
孩子的成长路上,父母的每一个选择都不容易。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学习习惯、识字能力甚至思维方式的影响,确实是乡镇和城市差距明显。一步一步来,总会越来越好的。
反正现在大家都往市区送,证明市区确实教育水平是优于乡下的。
卷啊。。。
现在什么都卷
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投入的真的是太多了
都在为下一代铺路、培养
我觉得你们家孩子也是学的东西太多了。我小时候什么兴趣班都没上过,就自己一个人玩儿。
其实也还好吧,学的多数都是自己感兴趣的(除了英语)。
我小时候也是自己玩,但是现在自己玩还能玩什么呢?手机,pad,电视,除此之外貌似也没什么能玩的了。
与其玩这些,不如出去玩,顺便学点东西。
我上学的时候,每次写特长,都只能写个 “无”,我不想我们家的孩子也只能写个“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