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纪念日。那年我正在教室里听课,突然听到楼上传来女生的尖叫声。我跟同桌小声嘀咕,说可能是有人看到老鼠了,两人躲在课桌下偷笑。不一会儿,楼梯间传来急促的奔跑声,我们一脸茫然,直到有人大喊”地震了快跑“。我们教室在二楼,后来回想,可能是楼层越高晃动越明显。跑到操场后不久,学校就通知我们回教室上课。那时我们还不知道汶川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地震。此刻谨以文字祭奠那些永远定格在春光里的生命。
昨天上午,三叔让我陪他回趟老家。原因是堂弟借走他的电动车已经一个多星期了,一直不还。三叔每天都要用车买早餐、买菜、取快递,实在不方便。这个堂弟向来如此,借了东西总要别人自己去要回来。三叔打过几次电话,堂弟总是说”明天就还“,却从未兑现。无奈之下,我只好陪三叔走这一趟。
今天我开着三叔的车来到堂弟家,这次堂弟没有像往常一样出来迎接,估计是知道我们来取车,心里不太痛快。简单打过招呼后,我和三叔又去了祖屋旧址。三叔望着这里,回忆起许多童年往事。曾经热闹的地方,如今只剩鸟鸣。原先的小路已被竹林完全侵占,看不出路的痕迹。三叔指着后方一排隆起的土堆说:”这是我们家的地界,那边是别人家的。你要记住,以后我们不在了,你要知道这是祖上留下的土地。“在这片竹林里,三叔给我讲了很多故事:他二十多岁时从长沙回来过年,不知道家里养了条大狗,刚推门就被咬住,说着还拉起裤脚给我看伤疤的痕迹。接着他带我去看他小时候爷爷用的石磙,现在还在原地。他费力地钻到石磙旁,轻轻抚摸,像是在和老伙计打招呼,让我给他和石磙拍了照。随后又带我去看爷爷亲手挖的小水池,说他小时候夏天总泡在里面,奶奶多次劝阻说会伤身体。果然没多久三叔就病倒了,卧床多日,痊愈后再也没去泡过那个水池。
从祖宅回来时,正好遇见二妈(堂弟的母亲)出来,问我们在后面做什么。三叔说带我去认地界,二妈不屑地说了句”看个神“。接着说改天要把祖宅地基上的竹林全部铲平了。我是无法理解她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爷爷人力挖的水池▼
石磙▼
三叔指着地上诉说当年的故事▼
小时候的水果梦子▼
祖宅地基▼
以前的车路现在只能骑单车了▼
每次都不能忘记拍野菊花▼
指着那里诉说他的童年记忆▼
当三叔摸着石磙时我拍下了这张照片▼
评论 (评论须知) | 查看您最近的评论
哎,看着老家慢慢荒芜有点儿感慨,我老家背靠一片小山,过段时间都要回去清理一下,不然土太多了,会推倒房子,爸妈说虽然现在和我们住一起,以后迟早是要回去的,老房子要保护好,以前爷爷的那一套房子已经倒了,给邻居种菜了
我老家已经没有房子了。父辈三兄弟只有堂弟爸爸留在了老家。现在回去也是只看个印记了。每年祭土地之类的活动我还是很积极的回去的。老房子是要经历打理打理,没人住的房子很容易损坏。
有一大片竹林,让我想起了经常古装剧里看到的一间竹屋。
现实中这种竹林的地方已经没有人居住了,都搬去镇上了。
时间过得好快 一转眼都17年了 图片中那野果子不是"牛国猛"吗?
是啊时间过的好快。那个野果子我们这里称为“梦子”
去年去了一次映秀地震遗址、漩口中学遗址,确实感触比较深?
等哪天有空我也带娃去看看。
我们这一代人还能回老家看看,到了我们下一代,老家只能是回不去的故乡了。
每次回老家扫墓要是节假日都会带孩子回去
我也经常带孩子们回老家,她们总是心不在焉的
毕竟是留下了的土地,要看好,我们村土地纠纷也是日常了,有一些总想占别人的地方,偷偷种颗树,来年就是就说是他的,你看我的树都种在这里,你是不是搞错之类的话语。
一样的,我三叔也和隔壁一户人家有土地纠纷,同样的也是因为一棵树说是他的地方。
好多故事,还好还在,经常搬家的我,只有随身能携带的老物件了。
我三叔是个非常怀旧的人。经常跟我讲他的童年、青年。
建议你三叔整个微信公众号 语音转文字 记录记录
哈哈,那还是没必要了,平时我记得的情况就博客记录记录,等他步入老年时我再拿出记录的博文文转音给他听。
这样的竹林太美了
今年的没有往年的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一直都是少雨竹林干旱倒伏了很多东倒西歪,以前竹林绿油油的风一吹舒服极了。
堂弟在老家,三叔要交待不也应该交给他么!可能也是觉得他不靠谱吧。不过看来你家是老大,我们这边都是老大守家,这么看交代给你也合理。
我们这一代就两个男儿,目前就我生了儿子,乡里人讲究个香火。堂弟妈妈最后的话仿佛就在宣告主权。
一转眼就已经17年了,就算刚出生的娃,这会儿也已经正在或即将准备高考了,唉。
是啊,那会儿我正在读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