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一到,便到了的鬼门大开之时,七月十五鬼门关闭,晚上听见有人叫人也千万不能答应,因为叫门的可能不是人。每年这个时候也是给先人烧福包寄钱的日子。这些年,不管是清明扫墓,还是七月烧福包,我一次都没落下,可心里一直弄不明白,明明年年尽心祭祀,先人似乎并没保佑我们发财,家里收入反而一年比一年少。看来先人大概是没能成菩萨,所以没办法护佑子孙吧。
我们这边烧福包有不少讲究,需要找僻静的地方,不能让别人看到,还必须等天黑了才能烧,说是白天阳气重,先人没办法过来领取。烧福包过程中还不能用棍子去挑动未烧过的福包,传言未烧过去挑动会导致钱财破损先人会生气。另外还有个说法,烧福包时不光要给自家先人写,还得给无主孤魂也写一些;就连扫墓烧纸钱也一样,要给古墓先人留一份。这里说的古墓先人,其实就是那些不是自家先人、却可能栖息在墓地周边的无主亡灵。要是不这么做,据说无主孤魂或古墓先人会来抢夺自家先人的福包和钱财。这次三叔写福包,忘了给无主孤魂写了,临时也没办法补写了,需要开车十公里去买,干脆就不补写了。也就是那么回事,难道还真有先人来领取钱财。
老家旧址看不到了
收集烧福包的秸秆
三叔负责收集抱过去
摆好福包天黑再烧
天黑后准备开始烧了
打着强光手电筒烧福包
评论 (评论须知)
我们老家前几年这种风俗气还比较足,家家都会烧纸,现在好像越来越淡化了
我们这边是7月半,老传统是要摆上八碗,烧纸钱的。老一辈人都很重视。
还没到年纪吧,年纪到了,也会跟着默认重视了。这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福包是什么材质的,还需要秸秆助燃?
我么这边就是烧纸,讲究的加上金银元宝,再没别的了。烧纸的时候要写一张“封皮”,内容大概是:“上奉金钱一堆,予故显考/妣 某公/母 讳某某,穷神恶鬼不得抢夺。”然后烧的时候扔出去七八张打发“穷神恶鬼”即可。
就是那种专门的福包信封里面装着那种一打玉帝钱,底下不放秸秆很难完全烧透。你说的封皮应该就是我们这边说的黄表纸也称压贴,内容跟你说的一样。至于你说的穷神恶鬼我们这边需要专门弄一块地方烧,也是信封装好的一打玉帝钱。
我们这儿倒是没这习俗
武汉嘛,这么近不应该呀。我这儿说话都有武汉口音。
我们那不知道有这个习俗没,我们年轻人一辈基本上已经不信这些了。
我也不信,但这是纪念先人的一种方式。
恩施州有说法,叫年小月半大。七月十五前一天会请许多亲戚来家里吃一场饭,喝喝酒,打打牌,人越多越好。像河南那边好像就没有这个说法。
你说的恩施州是恩施土家自治州嘛。吃饭喝酒打牌这些我们这每天都在上演,没有具体的某一天。哈哈
和我们这边的习俗很像哎,不过我们只过十三和十四两天,七月十四才开始烧,而且下午就可以烧了,烧的时候还要点蜡烛简单祭拜一下。小时候乡下人多,那天从一个乡镇到另一个乡镇,一整条公路上都是点燃的红蜡烛。
确实很多地方都是随便路边烧的,现在城镇居民除了路边也没地方烧了。点蜡烛这个我们这边没有、
越往后年轻一代感觉各种传统习俗就被遗忘了,我们没听过这个说法,也就春节祭祖,现在人都在外地感觉清明回去的都很少
如果在老家,别人都在干,那自己也会干的。
我是贵州这边的布依族,还没有烧福包这种风俗,不过我们七月半有插路香这种风俗
哇,少数民族啊。可能烧福包是汉族这边的风俗。
风俗不同,我们这边就没有这个说法。
会不会是你没在老家的原因呢?哈哈
不是的,我们那边就不过七月半!苏州这边烧初一和十五!
好吧,我看全国好多地方都有这个习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你们这比较讲究仪式程序。
每一种风俗都有着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习惯。
早清明,晚十月一,七月七我感觉我们这里没有前两个重视。
也说不上什么重不重视,反正现在在老家,凡是家里的一些风俗习惯都会去参与一下。
估计上一代两代人重视。到我这代,都放弃了。这边居住的地方,有时候能看到纸轿子 车子啥的 很多人 在十字路口,倒瓶酒画个圈烧钱等等。
什么车子之类的好像我们这边没有看到过,到是房子看到过。这边烧一般都是选择僻静的地方。
你们那边把传统习俗保留得真太完整了,真要点个赞
这就是在老家,我要不是在家乡这边也不知道这些,这些习俗大概全国各地都有吧。
今年七月可不一般,血月大开,夜间少出门为妙
是的,农历七月上半月夜间最好是不要出门。祖祖辈辈一代一代这样口口相传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