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姐隔壁一个超市,四五百个平方,前段时间不干了。其中两个门面是租我姐的,搬走那天,店里剩下不少布料、塑料摆件,就那么随意扔在我姐的门面里。超市老板当时就说了,这些东西都不要了。
我大姐想着,自己收拾起来也麻烦,就随口跟附近几个亲戚说了句,问问他们要不要这些杂物,要是用得上就自己来拿。后面来了两位长辈亲戚,到超市里拾捡了些丢弃的装饰物,还有些能做抹布的布料。
本来这事儿在大家眼里根本不算啥,没想到出了岔子。我大姐对面有个老婆婆,不知道是热心过头了还是咋的,突然在对面街道上大喊大叫:“大家快来看啊,有人在超市偷东西啊!”这一喊,附近的邻居都围过来看热闹。
那两位亲戚还不知道是说她们呢,也从超市里走出来,想看看是谁在偷东西。结果对面的老婆婆直接走到超市老板跟前,指着大姐两位亲戚说就是她们俩偷东西。这时候超市老板也不知道咋回事,明明之前都说过这些东西不要了的,这会儿却不分青红皂白,对着两位亲戚就质问为什么偷东西,搞得两位亲戚尴尬得不行。
对面那老婆婆还振振有词,好像超市是她家开的一样。两位亲戚也不甘示弱,连赶带骂的,硬是把这位老婆婆给骂走了。都是乡下人,也可以想象出当时本地话骂的有多难听。
昨晚我去大姐那儿坐,她跟我说,对面那位老婆婆后来又来她店里,还问我姐她那件事做得对不对。我大姐没好气地说:“对不对我不给你下结论,但是我那两位亲戚说,这辈子都记得你了。” 从那以后,那位老婆婆就再也没来过我姐店里了。也不怪大姐会这样说,就因为这位老婆婆一时口直心快导致大姐与两位亲戚可能也有了隔阂。
大姐和大姐夫平时都是热心肠的人,附近的邻居都喜欢来他们这儿坐。大家也都觉得对面这位老婆婆这事做得不对,本来老板都已经说过地上的杂物不要了,她那么一喊,反倒让老板下不来台了。估计老板是怕,如果承认地上的杂物不要了,大伙都会进去哄抢,连货架上的东西都可能被拿走。
写下这篇日志也是警示自己,做人做事还是得先过过脑子,别一时抽风心直口快往外说。
评论 (评论须知)
“言多必失,慎言者智。”邻里间多点理解和宽容,少点冲动和误会,生活才会更和谐美好。 :)
什么要钱,什么不要钱,应该区分清楚,分开放吧?
那个没弄明白就乱讲了
前段时间搬家,家里的纸壳子,塑料袋子啥的,都扔在了外面,然后捡垃圾的阿姨看到了,问我要不要了,我说不要了,她就拿走了。过了一段时间又来了,直接进屋了,说是不是搬家了呀,有哪些不要的东西我都带走,然后另外一个大爷也进来了。看那架势,像是要抢似的。我从来不以最坏的恶意评论别人,但是我们还没搬完,他们直接就进到屋里开始拿了。我直接说,你们出去。他们尴尬的笑了笑就走了。过了一会儿又另外一个大爷进来,人高马大,穿的破破烂烂,吐字不清,说见到谁谁谁没,她说让我来拿东西。我赶紧说没见过,不是这里,他说就是这里呀,我说你记错了。然后他就走了。当时真的害怕他突然进来就开始搬东西了。。。。
年轻人似乎要好得多
现在年轻人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还要回去打游戏呢。哈哈
其实,我个人感觉这个故事里面坏人,倒是没有,就是那个婆婆可能直来直往搞惯了。确实还是说话,要先过脑子呀!
坏肯定不坏,就是做事、说话没过脑子。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哑巴似乎也逃不了.
说到底,不管会不会说话,行事不周到都可能惹麻烦。
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负能量都超过正能量了。
小摩擦,算不上啥负能量。多数时候大家还是互相帮衬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确实,老婆婆要是先问问清楚,哪会闹出这出啊
那些群众也是的,眼见为实好吗?
哪里都不缺群众,一丁点小事马上来一群
这老太太是不知道其中缘由,她要是知道老板说过不要,抢的比谁都快。。。
我想估计也是
诶~
认同,说话跟做事之前都要想清楚再说或者再做
对的,本文就是一个案例。
我以为只有我是夜猫子,没想到你也是呢
哈哈,服务器到期了,白天没时间,晚上下单了一台新服务器迁移完整刚才刚弄完。加上你现在一起三人还没睡。哈哈
那么晚还折腾呢,我要睡啦,你也早点吧
诶~
看到这种老婆婆是不是都不知道说啥了。
这都行~~
谁能想到这点小事能闹成这样